包头公积金用百姓语言讲好惠民故事
发文时间:2025-09-30
来源:市住建局

“以前总觉得公积金政策复杂,看了你们拍的短视频,一下就明白了!”近日,在包头市住房公积金受理部服务大厅,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张先生对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这样的反馈,正是我市住房公积金宣传工作不断创新、力求实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包头市住房公积金中心高度重视宣传工作的“先行军”作用,将其视为提升服务质量、优化营商环境、保障缴存职工权益的重要抓手,通过一系列“接地气、入人心”的创新举措,让政策红利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01高度重视,让宣传成为政策落地的“助推器”

优质的公共服务离不开高效的政策传递。包头市住房公积金中心深刻认识到,宣传工作绝非业务的“附加题”,而是连接中心与数十万缴存群众的“连心桥”,是推动各项惠民利企政策精准落地、释放制度潜能的“关键一环”。中心坚持将宣传工作摆在全中心工作的重要位置,成立由分管领导负责的宣传工作小组,建立健全“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每年年初制定详细的宣传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确保宣传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中心特别注重宣传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建立政策解读与宣传推介的同步机制。每一项新政出台前,宣传小组提前介入,准确把握政策出台的背景、目标和亮点,提前准备制作宣传产品,确保政策发布与宣传解读“同步发声、同频共振”。同时,建立政策宣传效果评估机制,通过12329反馈、新媒体平台数据分析等方式,及时了解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和理解度,根据评估结果动态调整宣传策略和重点,形成“政策-宣传-反馈-优化”的良性循环。通过建立健全这些工作机制,中心确保了“好政策”能够获得“好传达”,最终实现政策落地的“好效果”,让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惠民红利真正惠及每一位缴存职工。

02主题策划,让宣传内容“百花齐放”

为避免宣传工作的碎片化和临时性,中心精心策划并打造了多个特色鲜明、定位清晰的专项宣传系列,形成了独特的宣传品牌矩阵。打造“微光汇聚”系列,聚焦服务一线,用温暖的笔触和镜头记录窗口微笑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一站式服务、“五心”服务等一系列如缕缕暖阳般的贴心服务举措带来的感人瞬间和暖心故事。通过挖掘“小人物”的“大情怀”,生动展现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千方百计让群众满意”的服务创新,传递公积金服务的温度与正能量。打造“漫画政策”系列,将生硬的政策条文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原创漫画故事。围绕“商转公如何办理”“提取条件变化”等热点、难点问题,设计公积金卡通人物“小金”,通过一系列生活化的情境故事进行直观解读。形式新颖活泼,视觉吸引力强,尤其受到年轻缴存职工的喜爱。

打造“小金视频”系列,以短视频为主要载体开设“小金课堂”“小金答疑”等栏目,用通俗易懂的白话、生动的动画演示和真实的案例场景,深入浅出地解读政策要点和办事流程。每期聚焦一个话题,时长控制在1分钟内,便于传播和碎片化学习。

打造“攻略指南”系列,立足于缴存人的实际操作需求,制作图示化“保姆级”业务办理攻略。无论是手机APP提取、提前还款,还是灵活就业人员线上开户,都以最直白的话语和清晰的图示指引,手把手教会群众如何操作,致力于让“线上办、掌上办”像“刷视频”一样简单。

03通俗易懂,让政策语言“飞入寻常百姓家”

“公积金贷款额度怎么算?”“租房怎么提取?”“手机端如何操作?”面对缴存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中心始终坚持“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写老百姓看得懂的字”的原则,坚决摒弃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刻板生硬的“官样”文章,让公积金政策从“文件话”走向“家常话”。中心宣传小组与业务科室将复杂的政策条文“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使用“您”“我们”等人称代词,采用问答式、场景化的表达方式。比如,将“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根据借款人及配偶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账户余额、所购住房价值、还款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这样的条款,转化为“您的贷款额度,主要看您每个月交多少公积金、账户里已经存了多少钱、要买的房子价格多少,以及您的收入情况来定”,让群众一听就懂、一看就明。在宣传载体上,中心大力推行“可视化”表达。将厚厚的政策文件转化为一张张图文并茂的“一图读懂”长图,用清晰的流程图和生动的图标展示办事流程;制作系列动漫短视频,通过生动有趣的情节故事演绎政策要点;设计制作清晰明快的办事指南折页,用大白话说明需要准备的材料和办理步骤。这些材料摆放在服务大厅,发布在线上平台,让群众在轻松阅读中掌握政策要点。此外,中心积极开展“政策宣讲员”培训,要求一线工作人员人人都是政策解读能手。在服务窗口、咨询热线、社区宣传等各个场合,工作人员善于运用家常式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比喻,将条条框框的政策转化为清晰实用的“干货信息”。比如,用“公积金就像您的住房储蓄罐,平时一点一滴存进去,买房时就能取出大用处”这样形象生动的比喻,帮助群众理解公积金制度的本质。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中心真正做到了让公积金政策“活”起来、“动”起来,让缴存职工对政策“看得明白、记得清楚、用得方便”,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04点线面结合,构建全方位宣传新格局

中心着力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的“点、线、面”三维宣传体系,确保政策宣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真正实现“政策找人、服务上门”的工作目标。“点”上深互动,提供个性化咨询服务。中心高度重视与缴存人的深度互动和个性化服务,在每一个“点”上做足文章。在各服务大厅常态化设立“政策咨询前台”,安排业务能力强、服务意识好的工作人员,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提供面对面的深度政策咨询和个性化的业务办理指导。大力推进“政策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活动,组建“住房公积金政策宣讲团”,定期深入基层,将服务窗口前移到群众“家门口”,与社区居民、企业职工开展零距离交流,现场答疑解惑,收集意见建议。同时,创新开展“业务干部办业务”等活动,搭建与群众直接沟通的高效平台,真正打通政策宣传和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感受到住房公积金服务的温度和深度。

05“线”上精准传达,实施分众化精准传播

中心深入研究不同缴存群体的特征和需求,开展“精准滴灌”式定向宣传,提升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国有企业,组织业务骨干“送政策上门”,举办专场政策宣讲会,进行系统性解读和“一对一”答疑;针对新市民、青年群体,重点通过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平台,精准推送租房提取、支付房租等实用性政策;针对有购房意向的家庭,联合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售楼处举办“住房公积金贷款专题讲座”,详细解读贷款额度计算、贷款流程、还款方式等热点问题;针对私营企业、小微企业,开展“政策上门”活动,重点宣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法定性和强制性,增强企业的缴存意识。通过这种分众化、差异化的精准宣传,确保各类群体都能获取最需要、最相关的政策信息。

06“面”上广覆盖,营造浓厚宣传氛围

中心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权威性强、覆盖面广的优势,与包头日报、包头电视台、包头广播电台等主流媒体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定期发布政策通告、刊发深度解读、开展专题报道,确保政策信息的权威发布和广泛传播。同时,在线下场景全面铺设宣传阵地,不仅在全市各住房公积金服务大厅,更延伸至所有合作银行网点等场所,统一摆放最新政策宣传折页、办事指南手册;充分利用各类场所的电子显示屏、一体机、宣传栏等设施,滚动播放政策要点解读短视频、图文信息,形成“处处是阵地、时时可学习”的浓厚宣传氛围,实现政策宣传的规模化效应。

通过“点、线、面”相结合的全方位宣传新格局,中心实现了政策宣传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的升级,确保了住房公积金政策真正入脑入心、落地生根。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宣传举措,包头市住房公积金政策的知晓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群众办事的便捷度和满意度不断增强。未来,中心将继续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内容,用心用情讲好公积金故事,让这项惠民制度更加深入人心,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缴存人的安居梦想。

打印
关闭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