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新发展理念,培育扶持文化产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25年,包头市财政局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在“三争取”工作做实、生产要素保障、惠企政策落实等领域统筹施策、精准发力,进一步提振企业信心、助力企业发展,以文旅产业带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争取上级资金,推动项目落地落实。建立“谋划—申报—争取”全链条工作机制,深入研究国家、自治区政策动向和资金投向,督促项目主管部门谋划储备项目,积极配合主管部门组织文旅企业申报文旅宣传领域项目,以项目建设成效争取更多资金支持。2025年,争取到文化旅游宣传领域上级专项资金共计1197万元,并及时拨付至各项目实施企业,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
二是投入注册资本,增强企业资金实力。为培育扶持文化产业,增强企业造血功能,包头市财政局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引导社会资本涌入文化产业,投入注册资本金2000万元扶持包头文旅集团做大做强,提高本土文化企业竞争力,发挥文旅产业引领带动作用,打响“天下黄河第一村”文旅品牌。当前,“天下黄河第一村”已成为弘扬黄河文化、展现包头市推动农文旅体商深度融合成果的城市新地标。2025年,包头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成长性企业称号。
三是创新兑付模式,实现资金秒付直达。充分发挥“包头市惠企利民综合服务平台”功能作用,实现资金“秒付直达”,对条件明确、标准清晰的非竞争性补助政策项目,实施“秒报秒批秒付”和“免申即享”,切实提升财政服务水平,提高企业对政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营造惠企利民良好氛围。以“非遗传承人补助资金”为例,传承人只需在平台确认身份信息及收款账号,即可领取补助资金,实现资金直达用户账号。2025年以来,上线惠企利民政策5项,惠及企业37家、个人211名,兑现额1579万元,兑现率100%。
下一步,包头市财政局将持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促进文体旅深入融合发展,积极落实惠企政策与服务,助力企业纾难解困,助推文体旅消费全面升级,推动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