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司法局对包头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470号提案的答复
发文时间:2025-07-09
来源:市司法局

包头市司法局

对包头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

第0470号提案的答复

 

梁敬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包头市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以坚持党的领导、执法为民、问题导向、注重实效、统筹协调为原则,着力提高行政执法队伍能力素质,着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着力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推动行政执法更加严格规范公正文明,行政执法质量不断提升。

二、采取措施

(一)完善监督体系,健全制度机制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的意见》,在全区率先启用“包头市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办公室”印章,9个旗县区司法局完成“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挂牌,并设立行政执法监督专职机构。市级36个重点执法部门全部设立或明确执法监督机构。全市48个成立综合执法局的苏木乡镇(街道)司法所均设置执法监督办公室,所有司法所公布举报电话,定期开展执法检查。编制市县乡三级执法监督组织机构图,制定《包头市市县乡三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权责清单》,切实做到执法监督工作有专门机构承担,三级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实现全覆盖。

(二)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

深入落实“一个行动”“两个意见”,在全面提升执法质量行持续用力。制定印发《包头市贯彻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方案》,细化21条58项任务分工,建立了会商机制,召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重点工作部署推进会,印发《全市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要点》,对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等重点任务进行部署,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推动任务、标准、责任、时限“四落实”。结合法治建设督察、“法治体检”、三年行动中期评估等工作,对各地区、部门贯彻落实“一个行动”“两个意见”情况进行重点监督。印发《包头市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教育培训工作方案》,累计1.2万人次参加了线上、线下培训,实现了执法人员通用法律知识培训全覆盖。指导各行政执法单位主动开展具有部门专业特色的技能培训、专业比武、法律指示竞赛等活动。全市各级行政执法人员全年接受公共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和行政执法技能培训达到60学时以上。

(三)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涉企执法行为

一是紧盯重点执法部门,持续推动行政执法部门规范执法行为、依法履职尽责。印发《包头市开展重点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履职“法治体检”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由市司法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法学会、律师事务所等工作人员组成的工作专班,对20家重点执法部门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法治体检”工作,出具“一对一”“体检报告”20份,通报13方面共428项问题,提出工作建议106条。同时将体检结果纳入全面依法治市考评体系,切实推动执法部门依法履职。

二是瞄准执法重点难点,持续开展涉企专项监督检查。市县两级司法行政部门、行政执法部门深入230余家企业单位进行走访调研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座谈,摸清行政执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制约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堵点问题。共收集汇总执法突出问题105条,全部列入整改台账监督整改。发放收集涉企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调查问卷3776份,执法满意度达到90.2%。创新开展“伴随式”执法监督方式,组建监督专班深入北重集团、希望铝业等企业,对市场监督局、应急管理局等重点行政执法单位行政执法活动进行全过程、嵌入式监督指导。

三是紧盯“热点”问题,持续开展专项监督。针对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电子监控处罚问题,部署开展全市行政执法电子技术监控设备规范和清理工作。对全市行政败诉案件开展个案监督,建立工作台账,对败诉率较高的地区和部门进行约谈,深刻剖析原因,强化监督整改。结合包头市殡葬收费网络舆情、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等社会关注问题,完成民政、发改、教育、公安等部门的专项监督工作。按照市委关于农民工欠薪问题指示要求,对市人社局、青山区等7个部门、2个地区开展专项监督。

(四)建立协调机制,形成监督合力

与市检察院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行政检察与行政执法监督衔接工作的意见》,通过信息共享、案情通报、联合检查、案件线索移送等方式,实现检查机关法律监督和政府层级监督有效衔接。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指导重点行政执法部门分别与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两法衔接”联席会议制度、案件移送制度、备案审查和信息共享通报等制度。组织“行刑衔接”专题培训讲座,进一步强化案卷评查、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工作,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有案不移现象,对存在重大问题的执法案件启动监督程序,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

(五)创新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效能

一是推动免罚轻罚”清单提质扩面。从2021年在自治区率先推出“免罚轻罚”清单以来,连续三年更新公布清单至3.0版,持续扩大清单覆盖面和惠及范围。发布全市“柔性执法”典型案例14例,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成果。每年定期开展清单实施情况统计分析和评估论证,进一步推动免罚轻罚工作落地落实。相关做法被《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内蒙古法制报》等媒体刊发,为我市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增添新的活力。

二是探索推行服务型执法新模式。推动16家执法部门编制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168项,帮助企业强化企业合规意识。推行服务发展建议、轻微问题警示、约谈、行政指导等非强制性执法方式,转变执法理念,创新监管方式。

三是深入推进执法信息化监督。持续加大执法监督平台应用力度,推进行政执法数据归集对接工作。实现自治区法治政府一体平台本地化部署,实现与市交通局执法办案平台数据互联互通。及时有效掌握分析全市行政处罚、执法监督实施情况。

(六)拓展监督渠道,强化社会监督

组织各旗县区面向社会各界公开选聘1004名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参与执法检查、案卷评查等工作,增强行政执法监督透明度。制定印发《关于推动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热线建立合作机制的指导意见》,持续推动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热线联动,通过建立信息共享、会商研判、督办回应三项机制,实现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政务热线的联动,进一步拓宽行政执法监督线索渠道,靶向开展执法监督。

三、取得的成果

通过一系列工作举措和努力,我市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在构建三级监督体系上取得了新突破,在狠抓执法队伍建设上取得了新提升,在汇聚监督合力上取得了新进展,在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上取得了新成效,在拓展监督方式上再添新举措。我市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在规范执法、保障权益、提升效率、促进法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包头市司法局将以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落实执法监督体系建设意见、《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和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等为重点,继续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健全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强化行政执法保障,提升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质效,为包头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签 发 人:张慧东

承办部门:包头市司法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办公室

承 办 人:吴西疆

电    话:2898048    2898050

 

 

 

                                                                                           包头市司法局  

                                                                                          2025年5月15日

打印
关闭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