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
A类
包头市交通运输局
对包头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364号建议的答复
刘艳利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包头站公共交通运力和效率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包头站是我市客流量最大的车站,每天从包头站始发的公交线路共15条,运营车辆约200台,发车班次1600余次,发送能力约3万人。其中发往昆区的有4条线路,分别是:1路、8路、41路、60路;发往青山区的有3条线路,分别是:2路、22路、46路;发往东河区的有1条线路为50路;发往九原区的有5条线路分别是:101路、64路、70路、77路、100路;发往固阳县的1条线路为C2路;发往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1条线路为C101路。站前广场改造后有公交车始发线路10条,每日进出场站公交车161辆,流量为1000台次,每日拉运旅客约1.5万人,高峰时期广场内最多停放公交车40辆。此外,出租车作为公共交通的有力补充,站前广场内日均流量3000台,每日拉运旅客6000-9000人,两种交通出行方式有效将旅客疏散和送达火车站。
二、采取措施
一是进一步优化提升旅客出行环境,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要求,包头市城管局牵头、市交通运输局、自然资源局、市交警支队等相关部门配合,实施了包头站站前广场交通优化组织项目,于9月30日正式完工。
二是协同公交集团聚焦民生实事工作任务,依托包头站公交场站建设,结合运营车辆配备、道路通行状况和沿线客流量等要素条件,合理对进出和途经包头站的公交线路进行优化调整,持续推进线网层级优化,努力实现运力运量相匹配。
三是持续做好极端天气和节假日等重点时段的应急保障工作,推动优化《包头市交通运输服务中心应对雨雪等极端天气和重点时段旅客运输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形成“站地协调,精准研判,集疏有序,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公交的兜底保障作用,出租车的补充和灵活服务作用,确保火车站旅客走得了、走得好。
四是充分运用客流调查数据,在不影响广大市民正常出行的前提下,利用现有公交场站资源对部分线路采取首趟中途区间跳发的模式,推进运力结构调整,减少车辆空驶里程,降低运营成本,努力实现降本增效。
五是协同公交集团进一步优化调整包头站周边公交线路发车时间表,按“一线一策一表”,合理安排发车车次,制定客流高峰期、平峰期车辆发车时刻表,有效降低高峰满载率和平峰空载率,减少低效率线路的运力投入和无效班次趟次。
六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依靠科技赋能打造“智慧公交”,以信息化智能化为引领,赋能企业创新发展。
三、取得成果
包头市交通运输局积极作为,在提升包头站公共交通运力和效率方面成果斐然。通过联合多部门制定《包头站站前广场改造方案》,对广场布局进行优化。改造后,公交车站场运行通道由1条增至2条,运输能力提升约10%,日运行流量从1000台次提高到1100台次;出租车停靠区域面积大幅增加4684平方米,停靠车辆从70辆增至150辆,疏散能力由高峰时500辆/小时提升至900辆/小时,运输能力提升约80%。同时,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完善“大公交”网络体系,优化调整包括35路、47路在内的12条公交线路,进一步扩大线网覆盖面,并充分发挥出租车的补充和灵活服务作用,精准服务重点群体。还开通城际、城乡公交线路,实现与周边的无缝衔接。这些举措极大地提升了包头站公共交通的运力和效率,为旅客提供了顺畅便捷的出行服务。
四、举一反三
为进一步满足群众的公交出行需求,我局将始终围绕我市发展大局、民生大事,进行线路布局优化、联通、接驳、服务和保障,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构建一张覆盖面广、辐射力强、布局合理、出行便利、换乘顺畅的公交线网,不断满足广大市民公交出行需求,持续提升公交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签 发 人:武志强
承办部门:交通运输科
承 办 人:朱静
联系电话:0472-5990508
包头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4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