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
A类
包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对包头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
第312号建议的答复
李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土默特右旗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包头是内蒙古最大的工业城市,产业体系相对完善,基础较为雄厚。“十一五”以来,立足自身及周边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特别是南临黄河,水资源充足且污水处理及中水利用水平较高的有利条件,包头建成了世界首套、全球最大的煤基甲醇制烯烃工业化示范工程——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走在世界煤化工发展的最前沿。项目建成投产当年即实现利税10亿元,为我国发展新型煤化工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加强政策引导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质提效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快碳纤维及高分子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国能煤制烯烃升级示范项目建设,积极推动煤化工产业链发展。
二、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我市现有达茂、固阳、土右、九原4个自治区级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共37.67平方公里,昆区金属深加工园区也正在申报自治区级化工园区。目前,各园区正在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最大力度满足煤化工的承载需求。同时,我市也拥有丰富的绿电资源,可为煤化工企业提供“稳定、可靠、便宜”绿电供应,可极大降低煤化工企业用电成本,为煤化工产业链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三、加大重点项目建设
煤化工产业,拥有国能包头煤化工、中远防务、北方嘉瑞、浦景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现有具备聚乙(丙)烯60万吨、聚乙醇酸可降解塑料1100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5000吨、防务用品2000吨的生产能力。2024年我市共计实施孚韦聚丙烯高分子材料、内蒙古沣晟泰年产6000吨间位芳纶纤维、神华包头煤制烯烃升级示范项目等总投资429亿元的20个碳纤维及高分子新材料产业项目,目前完成投资40.4亿元。其中:光威2条原丝及碳化生产线已建成投产,年产能达4000吨;中远防务年产1万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膜特种材料(一期)已试生产;国能煤制烯烃二期项目正在施工基础。截至目前,累计签约江苏青昀高纯沥青基硬毡及多孔石墨半导体长晶用热场材料、青岛正望10万吨石墨新材料等6个纤维及高分子新材料产业项目,协议总投资14.7亿元。
四、引导煤化工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支持包头国能煤化工创建树脂新材料研究平台,鼓励研发高刚透明聚丙烯,发泡聚丙烯、乙烯单体聚合等新产品,年度研发投入强度达3%以上。全力支持光威碳纤维研发中心争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支持光威碳纤维研发中心与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科研机构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企业为主体,以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加快推进T1000级及以上高性能碳纤维制品的产品研发,抢占国内碳纤维制造技术水平的制高点。
五、下一步发展思路
自治区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促进焦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试行)》,对优化自治区焦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延伸产业链条、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给予政策支持,严格控制焦化产业盲目发展。
一是推进企业整合重组,全产业一体化发展。支持焦化企业整合重组,单个企业产能达到300万吨以上,实现焦炉煤气、煤焦油、粗苯等副产品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形成“以化促焦”的全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给予焦化企业“上大压小”整合政策支持,对整合后产能达不到经济加工规模的,适当填平补齐。
二是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推动焦化企业全产业链一体化建设,推进焦炉煤气、煤焦油、粗苯等副产品精深加工,向煤基新材料、精细化学品等产业链下游延伸、价值链高端攀升,增强产业链韧性,实现焦化产业从“高耗能、高排放、低附加值”向“低能耗强度、低碳排放强度、高附加值”转变。
三是优化产业布局,支持产业基地化集群化发展。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根据资源、环境和发展基础,支持乌海及周边地区、甘其毛都口岸园、托清经济开发区等建设焦化产业基地,延伸产业链条,培育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集群,提升焦化产业规模效益和整体竞争力。
我市煤化工产业链产能规模较小,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对煤化工项目进行管控,想要发展煤化工产业链,需要围绕产业链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抓招商。结合我市产业和资源优势,认真分析煤化工产业市场需求,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路线,依托产业基础,集中优势资源,加大“双招双引”力度,重点打造产业链,形成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产业体系高效协同、规模效应显著增强的发展格局,全力打造特色鲜明、拥有核心竞争力的煤化产业发展高地。为支持土默特右旗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我市将积极协调自治区有关方面的政策支持,积极帮助企业办理各类支撑手续等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做大做强我市现代煤化工产业。
签 发 人:胡强
承办部门:原材料工业科
承 办 人:李扬
电 话:5618407
包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5月27日




